防控病蟲害 保障秋糧安全
發布時間:
2020-09-14
當前,已進入中晚稻、玉米和馬鈴薯等秋糧作物生長關鍵時節,也是水稻“兩遷”害蟲、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發生危害關鍵時期。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對糧食豐產豐收至關重要。
——全國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現場會探析
當前,已進入中晚稻、玉米和馬鈴薯等秋糧作物生長關鍵時節,也是水稻“兩遷”害蟲、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發生危害關鍵時期。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對糧食豐產豐收至關重要。
為安排部署重大病蟲害防控,保障秋糧生產安全。近日,全國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現場會在湖南省長沙縣召開。會議指出,要充分認識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重要性,加密加力、抓牢抓實病蟲害防控工作,確保將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為小康之年糧食豐收贏得主動。
病蟲害重發風險高于往年亟需加強監測預警
哪些病蟲屬于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今年發生情況如何?是否會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威脅?
會上,與會專家和植保工作人員對此進行充分交流和分析。專家一致認為,今年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形勢不容樂觀,秋糧作物中后期病蟲害重發風險明顯高于往年。
特別是水稻“兩遷”害蟲在西南東部、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草地貪夜蛾在南方秋玉米種植區和北方晚播玉米區重發風險高,尤其值得警惕。
草地貪夜蛾是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中的一種,主要為害玉米。8月16日,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站長、高級農藝師丁慶永,組織本縣太清宮鎮部分種植大戶,在賈灘鎮任堂村試驗田觀摩,在一株玉米雌穗上發現一條5-6齡的草地貪夜蛾。
丁慶永介紹,由于草地貪夜蛾食量大、遷飛性和繁殖能力很強,一旦發現此害蟲,必須對其進行全方位監測和防治,時刻警惕發生面積擴大。
據了解,今年草地貪夜蛾已在24個省1193個縣發生1599萬畝,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省份增加1個、發生面積增加207萬畝,跨區北遷趨勢明顯。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朱恩林表示,農作物病蟲害科學有效防控,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需要充分認識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重要性。
朱恩林指出,針對今年秋糧病蟲發生嚴峻形勢,一方面要發揮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區域站作用,系統監測、及時預警重大病蟲發生情況,確保防治主動性。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實屬地責任,充分發揮四條阻擊帶的作用,突出重點區域,加強區域聯防和統防統治,科學指導防控行動。
“今年我省加密布設監測網點。”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李毅表示,今年湖南省以玉米、水稻為重點,加密布設監測網點,其中,今年玉米監測網達到主產村全覆蓋。
同時,湖南省今年新建20個縣市監測點,布設高空監測防控燈110多臺,全面構建了湘南、湘中、湘北三條高空監測帶。目前湖南省重大病蟲害防治處置率在95%以上,防治效果90%以上,成效明顯。
大力發展統防統治確保防控效果到位
8月中旬,正值水稻破口期,病蟲害防治處于關鍵階段,這些天來,安徽省懷寧縣黃龍鎮金河村種糧大戶郎銀杰正忙著在稻田里開展飛防工作。
郎銀杰承包的稻田受益于前期水利建設,未受今年汛情影響。如今,300多畝水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汛情解除后,他懸著的心也放下了,目前他正集中精力開展飛防工作,防治水稻病蟲害。
黃龍鎮農業站站長張智峰介紹,優質專用水稻示范基地由縣農業農村局統一發放稻種,由合作社統一開展飛防作業。
黃龍鎮的統防統治是有效防控病蟲害的方法之一。秋糧重大病蟲防控時效性強、技術性要求高,農民一家一戶有效防控比較難,需要扶持一批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隊伍,大力推行統一防控。因此,當前各省正積極扶持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統防統治工作。
湖南省每縣市重點扶持1家以上當地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應急防控,確保轄區內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在病蟲發生關鍵時段和重發區域,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
四川省推動甘孜州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建立西藏飛蝗和蝗蟲災害聯防聯控機制。同時,與重慶簽署“川渝共建動植物疫情及農作物重大病蟲害聯防聯控機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應對草地貪夜蛾、“兩遷”害蟲等重大病蟲災害。
江西省抓好綠色防控示范縣和統防統治百縣創建,鼓勵支持星級專業防治服務組織創建,集成推廣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深入推進統防統治規范化、綠色化、高效化,加強安全科學用藥技術培訓和推廣應用。
有關專家指出,在大力開展統防統治的同時,也需要糾正統防統治就是發展專業組織集中噴施農藥的片面做法。需要將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有機融合,大力推行燈光誘殺、性誘劑誘殺、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優先選用高效低風險對路農藥品種,提高防控科學化水平。
全面提供科技支撐技術服務落實到田
“晚稻分蘗期要少施氮肥,控制無效分蘗,要淺水灌溉、適度曬田,增強抗倒伏和抗病蟲害能力……”近日,在湖南省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20多位村民擠滿了農藝師的“田間課堂”,認真聽取秋季晚稻的田間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要點。
“今天聽了一堂病蟲防控技術課,學到了不少防控技術知識,老師們下到田間給我們現場指導,講的技術我都聽得懂、看得到、效果好得很,今年的晚稻肯定又能豐收了!”村民張海洋高興地說,田間課堂直接面對農戶,由群眾“出題”,專家“解惑”,不僅實踐性強,又能很好地互動,群眾接受得快、效果好。
秋糧作物重大病蟲防控時間緊、技術要求含量高,離不開科學的技術指導。農業農村部將組織有關專家,就近就地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巡回指導。
同時,鼓勵各地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普及秋糧作物重大病蟲防控技術,組派精干力量進村駐點、深入生產一線,“面對面、手把手”開展現場培訓指導,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防控技術落實到田。
各地也正為病蟲害防控提供全方位支撐。四川省實施了定向技術指導服務,建立“1+1”聯系指導制度,實行1個省級專家聯系1個市州,1個市級專家聯系1個縣,確保技術不走樣,工作落實到位。
河南將《草地貪夜蛾發生規律與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示范》列入重大公益科技專項,同時,調整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專家組成員,制定了防治技術指導意見,編發了5萬份草地貪夜蛾防控宣傳掛圖。
“截至目前,我省已培訓技術骨干2.8萬人次,農民群眾45.2萬人次,張貼各種掛圖36.68萬張,明白紙203.6萬份,制作宣傳條幅1.05萬條。”河南省植保植檢站書記呂國強表示,全面做好技術服務,有力地推動了防治工作的開展。
朱恩林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在持續做好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工作的同時,組織各地全面貫徹落實《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上下聯動,推進植物保護體系建設,努力打造一支保障農作物病蟲害“長治久安”的隊伍,全力提升“蟲口奪糧”保豐收的能力。
————文章轉載于農機360網站
相關內容